发布时间: 2024-08-26 来源:行业市场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盾构机慢慢的变成了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这种强大的机械设备不但可以大大缩短工程建设的时间,而且还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地形,甚至能够轻松地穿过坚硬的岩石层。然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还没有自主研发和生产盾构机的能力,只能依靠高价进口来满足需求。
当时,盾构机的价格十分高昂,被视为“天价器械”。例如,在1997年我国首次进口两台二手德国盾构机就花费了高达7.6亿元的费用。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修费用和更换零件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我国并没有掌握盾构机的核心技术,如果出现故障,只能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做处理。这些外国技术人员不仅薪资高昂,而且还不允许我国的技术人员在一旁观看学习,使得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技术封锁来阻止我国研发和生产盾构机。
然而,让西方国家意想不到的是,我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功地研发出了国产盾构机,并且以西方国家出售盾构机价格的十分之一对外出口。那么,为何我国要低价售卖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呢?这背后其实是我国政府综合考量的结果。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盾构机的研发历程。在21世纪初,我国开始着手研发盾构机,但是由于缺乏有关技术和专业人才,以及西方国家的严格技术封锁,我国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选择通过购买成品盾构机进行拆解和研究,以尽快掌握核心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国在2008年成功研制出了属于自己的盾构机,并且国产化率达到了65%以上。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各国,因为谁也没想到中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到2012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已经能够正式投入高铁工程的使用中,并且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技术上的支持和后期保养服务。此时,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生产盾构机的国家之一,也开始对外出口盾构机。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我国在出口盾构机时,价格竟然只是其他西方国家出口价格的十分之一。例如,我国对外出口的“中铁一号”的出口价仅为3000万元,而其他西方国家出口的盾构机随便一台都能达到3亿元。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在贱卖自己的技术呢?
实际上,从价格对比来看,我国的确是在看似赔本的买卖中盈利。即使以3000万元的价格售卖每台盾构机,其实也是盈利的。而盾构机的价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昂,只是因为西方国家长期垄断市场,所以定价权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我国打破这种市场垄断后,自然就具备了一定的定价权。当然,我国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将盾构机的价格抬高,从而获取巨额的利润。但是,考虑到欧美等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长期形成的垄断地位,为了让中国的盾构机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只能从价格上打出优势。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个别研发技术领域任旧存在一些短板和落后的情况,但是以低价售卖的方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大部分出口市场。从真实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做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仅仅几年的时间里,占据90%以上市场的西方大国彻底陷入了被动。
与此同时,中国也用自己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向世界各国证明了中国不会屈于人下,更不会被技术封锁限制未来的发展。
相关推荐